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对生与死的理解各不相同,所以埋葬方式多种多样。有历史悠久的土葬、继承佛教的火葬、古老而独特的藏族天葬和塔葬、蒙古族野葬、风葬或树葬,其中赫哲族和达斡尔族将死者的尸体悬挂或放置在树上,悬挂棺材葬在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,等等。几乎每个国家都因风俗、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创造或选择了自己独特的丧葬方式。
哪种丧葬方式更适合殡葬改革的实施?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,至今仍未完全解决。从改革进程来看,丧葬改革涉及丧葬、丧葬和祭祀三个环节。最具争议的是埋葬方法的选择。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倡火葬,其初衷是从土葬改为不留骨灰的火葬。他本人计划将尸体火化,并将骨灰撒到长江中喂鱼,因为他生前喜欢吃鱼。他吃了太多的鱼,所以他把骨灰撒到长江去喂鱼,这样也就公允了、平衡了,符合“物质不灭定律”,但事情的发展似乎并不完全符合老一辈革命者的愿望。在殡葬改革中,安葬方式更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,人的遗体或火化后的骨灰如何处理?土葬和火葬、传统墓葬与骨灰存放、占地安葬方式与不占地的树葬、海撒、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安葬方式,孰优孰劣,大家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
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《殡葬管理条例》,在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,规定了以下埋葬方式:
(1)火葬区在人死后进行火葬,“骨灰以骨灰存放方式处理,其他不占用或少占用土地的方式处理”。县、市政府制定计划,筹集资金建设骨灰馆,方便城乡居民存放骨灰,但公墓不在此列;
(2) 在土葬改革区内,可以修建公墓或农村公益公墓,集中安葬遗体;
(3)火葬区的农村地区,可以由村集体兴建农村公益性墓地供本村村民安葬骨灰,但“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”;
(4)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,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家庭可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自行选择安葬方式。可以看出,中国城乡居民在埋葬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。
农村居民可以选择公益性公墓,也可以选择入土安葬的方式处理骨灰,而中国城镇居民没有公益性公墓的制度安排,因此要么选择不保留骨灰或在骨灰堂存放骨灰,要么到市场上选择经营性公墓安葬骨灰,即使火葬区的经营性公墓也是一种“过渡形式”,不是我国殡葬改革的方向。这是社会上一直对政府或民政部门诟病“公墓价格高”“死不起、葬不起”的重要原因,也是我国殡葬制度设计的一大“漏洞”。
习俗改革具有长期性、反复性等特点,安葬方式与人们几千年形成的“入土为安”的习俗密切相关。从殡葬改革的经验教训看,多样化的安葬方式将长期并存,国家不宜急于求成,整齐划一地要求人们不保留骨灰或者只能选择骨灰存放方式,而应提供骨灰存放、骨灰墓葬、海葬、树葬等生态安葬等不同方式供群众自主选择。在现阶段,国家可以运用经费补贴、宣传教育、示范引导等手段,引导人们选择不占地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,但不宜采用立法或强制手段强迫居民群众必须接受某种安葬方式,这样做既不现实,又难以满足人们“逝有所安”的要求,更难以让居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、推动者。